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户外市场中,李宁正尝试通过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份来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。
2025年10月24日,中国奥委会与李宁品牌共同发布了2026年米兰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装备。李宁表示,此次设计所运用的专业运动科技,将针对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改良后,逐步应用于其市场消费产品,开拓更广阔的使用领域。
作为中国奥委会的新合作伙伴,自2025年5月取代安踏重新合作以来,这一合作关系也为李宁创造了新的市场营销空间。2026年2月6日至22日,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将在意大利举行。大会的比赛场地主要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域,温度预计将降至零下,严寒的天气对领奖装备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与夏季奥运会相比,冬奥会的领奖服不仅需要兼具时尚感,还需满足保暖、防水、透气等多重需求。根据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,中国代表团的领奖装备将搭载李宁航天动态保暖科技,重点突出“透湿、锁温、防护”三大创新功能。室外领奖服还特别采用了可抵御49mm到99mm暴雨降水的防护材料,展现出防风、防水及高透气属性。
在中国户外产业大会的李宁展台上,记者体验到这种面料可以经受暴雨模拟测试,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其出色的防护性能。这种技术展示让人们对李宁在科技创新上的能力有了更多了解。
大会发布的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(2024-2025)》显示,中国户外运动产业仍在持续扩展。到2025年上半年,全国新增户外相关企业约2.4万家,总数达到33.5万家,市场前景颇受期待。此外,冰雪运动、山地运动等细分领域参与度逐渐攀升,马拉松、骑行等项目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关注,为整个户外市场开创了更多增长机会。
事实上,李宁在户外市场的布局已有时日。早在2005年,李宁便与法国品牌AIGLE成立合资公司,负责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运营。2015年,李宁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户外子品牌Li-Ning Adventure,并开设了首家直营店。随后,通过资本运作,其关联方还收购了瑞典知名品牌Haglöfs,进一步表明其在户外领域发展的决心。
目前,李宁户外的明星产品包括“万龙甲”Breath防暴雨高透气冲锋衣。这款主打产品被宣传为“明星肖战同款”,结合防水透气技术,价格定位在1500元左右。此外,该品牌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涵盖了鞋靴、服饰及配饰,适用范围包括徒步、露营以及日常通勤等,整体价格区间为300元到2000元,覆盖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。
据了解,从产品研发到上市,李宁通常需要大约12个月进行深度开发,过程涵盖需求分析、创意设计、开发制造、多轮测试与反馈,以及最终量产等环节。由此可见,李宁对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有着严格把控。
尽管如此,对比其他竞争品牌,李宁在户外市场的表现仍有提升空间。其重点优势在于坚持“单品牌、多品类、多渠道”战略,专注于跑步、篮球等核心品类和户外、网球等细分类别。然而,市场上不仅有国际大牌The North Face和Columbia,还有安踏通过收购始祖鸟等品牌成功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。国内品牌中,凯乐石、探路者等也已经形成相对稳固的消费者基础。
同时,一些定位小众的海外品牌也加入了竞争,比如来自挪威的Norrøna和瑞典的Klättermusen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尽管品牌名相对陌生,但其专业设备依然吸引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。
户外市场依旧拥有巨大潜力,各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独特卖点来征服消费者。李宁希望通过科技突破告诉消费者,他们在市面上买到的产品,和运动健儿身着领奖服时使用的技术是一脉相承的。
与倾向通过多品牌构建规模的安踏不同,李宁选择了聚焦单一品牌来覆盖多元化品类,这要求其在产品的研发和渠道建设方面投入更多。李宁计划通过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种种营销活动,加大宣传其顶级运动科技和独家保暖技术。
针对未来市场,李宁正在规划提升户外品类的影响力,比如在现有门店中开设户外装备专属区域,并计划推出独立的户外主题门店。此外,公司还计划通过组织城市户外社群活动等服务,试图将产品体验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场景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。



